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【恆春古城與鵝鑾鼻燈塔-古往今昔】 歷史背景 恆春古城 鵝鑾鼻燈塔

城池規劃  古城滄桑  清領時期臺灣行政區域劃分沿革  牡丹社事件

   同治13年(1874)發生牡丹社事件後,沈葆楨奉命來台督辦防務,抵琅嶠(今恆春半島一帶)時,地方士紳向沈葆楨建議:「琅嶠地勢險要,可為縣治。」琅嶠原隸於鳳山縣,沈葆楨四處勘察後亦有同感,乃奏請設縣,並築城以守。其後,又有感於當地氣候四季如春,故改名為「恆春」。光緒元年(1875)恆春設縣隸屬台灣府 ,恆春縣治範圍為枋寮率芒溪以南
>TOP
 
城池規劃
  光緒元年(1875)恆春城動工興建,至光緒5年7月15日竣工。根據「恆春縣志」所載,規劃者為通曉堪輿的台灣道劉璈。其選定的縣城位置地形為三台山在縣城之東北一里處,是中央山脈餘脈尾端之山頭,是為玄武,作為主山。城南六里的龍鑾山,居左為青龍;虎頭山正對縣城北門為白虎。西屏山位西南五里,如一字平案,正居縣前為縣城朱雀。縣城由四靈護衛,唯西北方稍有空隙,則以遠處的龜山作屏障,猴洞山恰為城內龍脈所在。恆春城是依縣城的規模與格局建造,周圍長八百八十丈(約2600公尺),牆基厚兩丈(約 6公尺),面牆高一丈六(約 4.8公尺)城牆牆垣以石灰土構築,上部砌以紅磚。東、西、南、北四門門基為石造,上有磚砌城樓。每門設砲台乙座,城外挖有護城濠,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,各以所向命名,南門又稱「明都門」,東門為正東,北門為北北東對向虎頭山,南門方位南南西對向西屏山,然西門方位為何向北北西,百年來為恆春人所納悶,於是有民間傳說
>TOP
古城滄桑
  1908年,強烈颱風侵襲恆春,大部分的城樓與城門都被摧毀。1945年,二次大戰末期,遭盟軍飛機空襲,數百公尺城牆毀於戰火。1959年大地震的,多災多難的恆春城只剩斷垣殘壁,1963年,由於修築道路之故,僅剩的城牆又遭拆毀大半。今日僅東門旁,及沿恆春國小至北門的一段尚保存完整的城牆。1979年屏東縣政府在交通部觀光局的補助之下,首先將南門加以整修,重建單簷歇山式的城樓及軒亭於城上。
  東門隨後亦於1983年開始整建,使用現代的建材再度打造出昔日的面貌。東門不但一度恢復了歇山頂式之城樓,前方亦有一個軒亭。軒亭為恆春城之特色,其功用為遮擋烈日與暴風雨。另城樓與城牆連接處之斜道、城牆上的雉堞及馬道都用紅磚重新砌過。城牆後方還有一座踏道,可藉此登上城門,1998年東門城樓因木架構遭白蟻蛀蝕,不久再度傾圮不存。目前西門、北門之原砲台與城樓也已不存在,只剩城座立於交通要道之上,南門則位於恆南路旁的圓環中。
  恆春古城原被視為全台大致保有原形制與規模的古城,1979年暫定為第一級古蹟,但是在整修的過程中,因設計失誤、建材使用不當,於1985年四座城門以其現況修護有缺失,公告遭降為第二級古蹟。
  為能數位保存恆春古城外觀,本處參考相關文獻,將恆春古城3D建模,透由google earth瀏灠古城今昔。
 ※資料來源:台灣的城門與砲台 戴震宇著、清領時期臺灣行政區域劃分(資料來源:中央研究院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)
>TOP
 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