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大肚王國 資料引自財團法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鯨魚網站
「大肚王國」是被遺忘的歷史,由於平埔族沒有自己的文字,所以世人對「大肚王國」所知不多。台灣歷史的學者們重讀荷蘭的檔案,終於讓我們對這個王國有較深的了解。根據由荷蘭東印度公司資料編撰的《熱蘭遮城日誌》及蘇格蘭人David Wright的記載,一六三○年代在台灣中部曾出現一跨族群的領導者,稱其為(大肚王)。另據《巴達維亞日記》的記載,在大甲溪之南曾有位跨族的領袖叫柯大王,統領中部地區十八個社。這位大肚王或柯大王應為是拍瀑拉族(Papora)的族長。1722年(清康熙六十一年)巡台御史黃叔璥寫了一本《台海使槎錄》,書中說:「大肚山形,遠望如百雉高城,昔有番長名大眉」,這裡所說的番長即是「大肚王」。當時國際知名的大肚王,在華人世界對「大肚王國」卻所知不多,,因為荷蘭人稱他為Keizer van Middag,英國人稱之為King of Middag,德國人稱之為Keiser von Mittag,福佬人稱之為Quata Ong,而原住民則稱之為Lelien,意思是白晝之王或太陽王。「大肚王國」是不允許基督徒住在他轄區,以及任何一位通譯學習其人民的語言,僅准許他們通行而已。 |
|
台灣番社地圖。杜正勝編著,《番社采風圖首圖台灣番社地圖〈北半部〉》,台北: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,1998。 |
|